丁成飞/经营部 每年的6月份都是公司收购鲜茧的季节,今年我有幸被公司选调到盐城收购鲜茧,主要负责蚕茧的押运工作。 6月9日早上五点带着满心的期待,我们一行八人从南厂出发前往盐城。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到了盐城的一个小镇——盘湾镇,由朱永红科长把我们分别送到各自茧站准备明天的工作。 第一天的鲜茧量很大,我们把称好的鲜茧运到仓库,并仔细检查上下层茧质是否一样,如果有差异就需要立即通知我们的茧站负责人孟宪丽来处理。这样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可来卖鲜茧的蚕农反而越来越多。根据以前的经验:越是晚上蚕农茧包上下层茧质越有可能存在差异,为了降低工作上的失误,我们放慢了收购鲜茧的速度,把主要精力放到了检查鲜茧的质量上。 经过一整天紧张而忙碌的收购后,我们茧站的鲜茧已经有十几吨了,如果不尽快把这些鲜茧运回阜阳,第二天就没有地方存放鲜茧。为此孟宪丽联系朱永红科长调来了两辆卡车。第一辆车装好后已经是晚上八点钟左右,本打算吃完晚饭再走,可看着排着长龙的卖茧人,吃饭是不可能了,等司机把雨布盖好后,我们就立即挥车赶往阜阳。 刚出盐城,走了大概50公里天空就下起了小雨。问司机师傅雨布是否有漏雨的地方,师傅说有一点漏雨,这点小雨没事。可我的心还是很不安,怕雨布漏雨而影响鲜茧的质量。慢慢地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我赶紧说如果雨布漏雨最好再盖一层,否则雨漏进茧篮里多个四五吨重的水会增加车重,这样会更加费油。司机听我说的有道理就停下车,我们一起冒着雨水又盖了一层雨布。大约过了十几分钟我们回到了驾驶室,身上的衣服早已被雨水淋透了,司机换好衣服后继续往前缓慢行驶。这时外面的雨伴随着闪电越下越大,挡风玻璃就像被抽水机浇的一样很难看清外面的情况。风从玻璃窗口开的细缝中吹进来,吹在我湿淋淋的身上感觉凉凉的。但我内心却是暖暖的、更加坦然,也许来一碗泡面更能衬托当时的心情。 伴随着夜色和不期而遇的大雨,我只有努力睁大眼睛,尽可能地和司机多说话来消除围绕在我们脑海中的困意。能够安全、及时把装满鲜茧的车押送到公司指定的地方是我最终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