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马品德
管理就是整合使用资源,追求投入最小、产出最大的过程。有多大的能力或有多少钱就办多大的事,说的就是办大事或小事其依靠的载体是资源的大小,所以,只有追求大整合、形成大资源才能办大事。这里的资源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的知识智慧资源,也包括一种特殊资源——劳动力资源。有时候知识智慧资源发挥的作用更大。
资源整合得越大,其对应的管理组织就越庞大。组织越大管理的幅度与难度就越大,责任也越难界定,搞不好,单位资源的效率或整体资源的效率就发挥不出来。所以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并不是把资源整合得越多、越大越好,大到一定程度受管理的限制资源就不能充分发挥效率了,不然的话,世界早就统一了,就不会发生各种争端与战争了。资源究竟整合到什么程度,也就是一个组织从规模上来说发展到什么程度为好,最关键的是取决于管理能力与资源的大小或多少相匹配。管理水平高就应继续追求整合资源,把组织发展大,把载体搞大,办大事、大回报、大奉献。但当管理水平跟不上时,就要分散载体,收缩管理幅度与深度,降低管理难度,重新达到管理水平与资源大小、组织大小的匹配。这里的管理水平实际上也是一种资源,只是一种特殊资源而已,通过它去整合其它资源。
办大事追求大整合、大资源,但一定要以管理上追求细、追求小为基础。所谓的细与小,就是把整个组织或整个资源从时间上、空间上进行充分的科学而合理的分解,目标对象越小越好,直致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细分为止。这种细分要达到责任明确、利益明确、空间、时间上考核到位,具体来说就是什么人(哪个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去干什么事,达到什么目标,给予什么样的奖惩、谁来考核兑现等,这个过程就叫科学管理过程。提到科学管理,大家就被科学二字忽悠住了,认为科学管理就像搞科研,搞导弹、原子弹一样神秘,其实没有那么复杂,科学管理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的管理过程,更寓于我们管理的细节中,我们每个人,只要用心都能成为科学管理者。公司在细分工作、追求管理从小方面,车间的看台到人、三项指标考核到位就是好的典型事例。时间上以班次来明确,空间上以机台号来明确,工资考核上以自己的产量、质量、消耗,辅以其它的定量考核为依据,这样的细分,已把责任、利益划分到人,所以大家工作起来不扯皮,不推脱,知道自己在工作中个人能获得多少报酬。但下面这种现象就不是科学管理的过程,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把管理细分,没有在管理上追求细、追求小。
公司安排仓储科有关人员去办公楼前花园里除草,三位工人在除草期间根本不工作,长时间地闲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口与舌效率特别高,但就是见不到手动、脚动,即使是偶尔手动一下,也是在相互打闹,其中一位坐在小板凳上,打闹中还差一点跌到地上。太阳出来了,他们怕晒到,又集体挪到阴凉处,继续他们的闲聊,根本无视公司的规章制度。是公司的制度出问题了吗?不是,绝对不是!是他们的管理者张西华出问题了,问题出在安排工作时没有追求细与小,对工作结果不考评、不检查,当然了,张西华的领导也犯了张西华所犯的同样错误。试想,张西华在安排工作时能按如下安排该是什么样的呢?⑴把三个人的除草范围明确到人;⑵多少时间干完;⑶达到什么样的效果;⑷过后跟踪检查。如果这样安排的话,结果就不言而喻了,依此类推,我们的工作效率或管理效率不就提高了吗!这不就是追求细分、追求管理从小的原则吗?所以我们在追求大整合、大资源、大组织、办大事的同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把大变小,只有众多的生命力旺盛的小,才能聚合成一个生命力旺盛的大!这就是管理学上的大与小。钓鱼岛,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