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炜/编辑室
季节,在你我毫不设防中嬗变着,时令已是三月,从温暖的缫丝车间里走出来,依然感觉一阵骤然的冷意扑面而来。沾满蚕茧味的思绪依然在不绝于耳的机器声中涤荡,满眼的翠绿与温暖的阳光却都恍惚成一张张笑脸,一双双虽泡白却灵巧的手。路边的小草仿佛是一夜间长出了翠绿,随心所欲地透着盎然春意。繁花满枝的报春花恣意地绽放着,空中翻飞的紫燕在呢喃着春的欢喜,沉睡了一冬的大自然明媚地舒展着眉眼,将繁花与绿意铺天盖地。我风起云涌的思绪、我回肠荡气的感动也便在这铺天盖地的繁花与绿意中苍翠欲滴,映照万千风景。
此刻,我的世界里也是繁花锦簇,争荣竞秀,一串串,一簇簇浓烈地舒展开来,明媚成了这一春的风景,与眼前的自然春色争相辉映,竞相融化成了缫丝岁月的经典篇章。
2011年的劳动技能竞赛又在欢喜与叹息声中渐行渐远,拾起余温尚存的拼搏与汗水,多少感慨与激动又荡漾开来。
叶晓燕,自从2002年进入缫丝挡车以来,一直蝉联一级操作能手霸主之位,无人能撼无人可超,为何?
岳子荣,93年进厂,虽说家远在城郊中学,可十几年如一日披星戴月不迟到不请假,工作中多年荣誉满身。
袁丽,95年进厂,连婚假都没请用过,操作能手、先进、优秀员工的荣誉年年跑不掉。
张丽,87年进厂,虽是四十挂零,可锐气不减,依然让年轻姑娘望而兴叹。
范晓影,小孩才两周岁,正是缠人多事之秋,可她还是拿得二级操作能手的荣誉。
冯艳,94年进厂,一年到头从不请假。不带劲时晕得吃不下饭也咬紧牙在岗位上,半个月瘦了九斤。
丁娜娜,02年来公司,与自动缫一起成长的新一代挡车工,顶呱呱的好手。
车头工张静,四十出头,二三十斤一桶的茧一天得倒三百来桶,克服着颈椎病头晕、头疼的难受,年龄大记性差的弱点,一举拿下车头工一级操作能手的桂冠。
……
走访中我发现,操作能手都密集在缫一车间,其中又以缫一车间叶晓燕所在的第15组为最。究其根源何在?我喜欢刨根问底。
“我们这一组的人干活都是不要命的,在缫丝车间里素有‘土匪’的别称。”叶晓燕语笑嫣然中不无轻描淡写,没丁点“头雁高飞群雁随”的流露。
“这一组的人干活厉害是出了名的,都是你追我赶,谁也不愿落后。巡回不是走,是跑的。要是有人不干了替换,还真难找到与之匹配的,都不敢来。”带班长李梅自豪的言语里也道出了班组管理的难与苦。
“这一组无论是从三标指标还是工作态度都是四个缫丝车间里最棒的,已是全缫丝系统的王牌军,名声如雷贯耳,势不可挡。”负责缫一二车间管理的杨虎主任一脸的赞许,让你无从置疑。
“这是多年来随着人员与生产需要不断调整的结果,也是优胜劣汰的必然。首先她们就是自动缫组建时挑选的精英,多年的锻造与企业文化熏陶,其自身的素质与技能也日益精进。”负责缫丝的副总经理潘树利寥寥数语使我顿时豁然开朗。
她们,就像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高耸在我们眼前,她们似乎天生就有着虔诚的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基因,你会想当然她们的优秀与生俱来。但走近她们,原来的卓尔不群却是多少辛酸的泪水与拼搏的汗水淬火提炼而来。举个简单的事例,袁丽告诉我,她儿子今年十岁,从小到大生病吊水都是独自一人在门诊室里,从来就没有大人陪过。说着泪就出来了,是一个母亲深深的愧疚与无言的隐痛。她们不是没事,不是不想请假的啊。她们可怜的孩子就在生活的夹缝中长大,幼小的心灵从小就懂得了理解与宽容。“妈妈,哪怕只是您一刻的温存,哪怕只是您蜻蜓点水的抚慰,我就足够啊!”没有,每次只是自己陪着自己形单影只,呆呆地数着一滴又一滴的水流进自己的体内。相信任何一个作母亲的都无法想象这种残忍与凄凉。要多少坚忍与顽强,才造就了她们的风华与绚丽?荣誉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辛酸与隐痛?
丹青难书是精神。从她们身上,可见我们企业的风骨与血脉。同样,从她们身上,可以窥见我们企业光辉灿烂的成长历程。光阴荏苒,时序匆匆,自动缫从2000年建成投产以来已是整整十二个春秋。这十二年,是我们京九丝绸人执着进取、奋发图强,用生命的赤诚谱写辉煌篇章的十二年;这十二年,是我们京九丝绸人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用智慧的火花点燃创业壮美的十二年。
经纬化云锦,飞梭夺天工。我们在继往开来里阔步前进,因为我们有一群值得骄傲的京九丝绸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