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涵/游客
我有一位安徽阜阳的网友苏苏,她写的文章中总是洋溢着对家乡美食的无限热爱,尤其是那令人垂涎的格拉条。初闻其名,我误以为不过是普通的芝麻酱拌面,苏苏却笑言:“格拉条当然是用芝麻酱拌面,不过这个酱啊,每一家店的都不大一样,面条也是特别筋道。”
今年五一假期,苏苏盛情邀约我到阜阳吃格拉条,她说:“快来吧,月季花开香满城,正是阜阳一年中最美丽的时节,还有颍州西湖等着你呢!”苏苏的热情邀请如同一缕春风,吹散了我的犹豫。作为杭州人,我自然对苏轼那句“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耳熟能详,心中不禁对这片未曾踏足的土地充满了好奇。
从杭州东站出发,G1882次列车载着我穿越数百公里,三个半小时后,我抵达了阜阳西站。按照苏苏精心准备的攻略,我直奔阜阳二中附近的“付家吃吃看格拉条”。沿途,阜阳的街景令我眼前一亮:宽阔的道路两旁,月季花竞相开放,犹如一片片绚烂的花园,微风拂过,花香袭人。这座城市,比我想象中更加美丽,更加生机勃勃。
正赶上中午时分,这家格拉条店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依苏苏所言,点了一碗格拉条和一碗鸡蛋汤。格拉条上桌,粗犷的面条上覆盖着厚厚的芝麻酱,几片翠绿的荆芥点缀其间,这是皖北独有的风味。搅拌间,酱香四溢,面条虽硬却富有嚼劲,荆芥的清新如同薄荷般提神醒脑,而那一碗清爽的鸡蛋汤则恰到好处地解去了油腻。这碗格拉条,虽粗犷却不失细腻,让人回味无穷。
饭后,我漫步至双清湾,那里湖光山色,高楼林立,人文气息浓厚。博物馆、规划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一应俱全,让我感受到了阜阳深厚的文化底蕴。沿湖而行,远眺城市天际线,近赏绿树成荫,心中不禁生出一股宁静与满足。
次日清晨,苏苏的电话如约而至,她计划用一天的时间带我领略阜阳的魅力。东关美食街上的杨万里麻糊摊前已是人头攒动,我加入排队的行列,亲眼见证了这位六十岁左右、憨厚可掬的老人如何用一碗碗咸香四溢的麻糊征服了食客的味蕾。麻糊中的芝麻、豆腐皮、面筋和花生交织出独特的咸香味道,我站在路边,端着碗,吸溜着麻糊,体验着这份简单却纯粹的快乐。
早餐过后,我们驱车前往颍州西湖。与杭州西湖的温婉不同,新开发的颍州西湖展现出一种壮阔之美。湖面辽阔,波光粼粼,绿柳依依,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我们乘坐观光车缓缓前行,一边欣赏着湖光山色,一边追寻着欧阳修、苏东坡等历史名人的足迹,吟诵着他们留下的千古佳句,感受着那份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游览完颍州西湖,苏苏说:“走,趁着今天太阳不太晒,我带你去华诗雅蒂的桑葚园采摘桑葚,我有朋友在那工作,让你这来自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杭州人看看我们阜阳的丝绸有多棒!”
我说:“虽然说我是杭州人,却没有采摘过桑葚呢。”
我们来到华诗雅蒂的桑葚园,桑葚红红的挂满枝头,红得发黑的才甜,一边采摘,一边吃桑葚,酸酸甜甜的,很好吃。采摘完桑葚,在苏苏朋友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丝绸生产线,了解了如何把一颗颗蚕茧变成一匹匹丝绸的过程。作为丝绸之乡的杭州人,居然是在阜阳了解丝绸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略有惭愧。
随后,我参观了华夏丝绸博物馆,听工作人员讲解桑蚕文化。博物馆的丝绸产品琳琅满目,感觉就像在逛杭州丝绸城。我对蚕丝被的制作很有兴趣,在杭州,家里的被子都是蚕丝被,但是我在当地买的蚕丝被,却比这里贵很多。尤其展厅里展示的蚕丝夏凉被,手感非常舒适,柔糯亲肤,有一款百分百桑蚕丝夏凉被,图案是银杏树叶,色调典雅,花色我非常喜欢,问了问价格,比我在杭州当地买还要便宜不少呢。苏苏看我很喜欢,说:“我们阜阳华诗雅蒂的丝绸是很好的,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来中国,华诗雅蒂产品也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她呢!你买两床蚕丝夏凉被,高铁票都赚回来咯!”我有点犹豫,出来旅游,坐高铁带着两床被子回家,又重又累的。工作人员热情地说:“别担心,我们给您包邮到家,不加价。”这服务杠杠滴,让人难以拒绝啊!
这次阜阳一游不虚此行,这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机勃勃,热情友好。回程的路上苏苏说:“你们杭州有西湖,我们阜阳也有西湖,你们杭州有丝绸,我们阜阳也有丝绸。”我接着说:“我们杭州有美女我,你们阜阳有美女你,你说杭颍谁雌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