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静/缫丝车间
自古以来与“守”相关的词语成就了一段段佳话:亲人间的守护似火般温暖,夫妻间的守护似蜜般甜,但今天,我想谈论的是“坚守”,是人对心之所向的坚持。
近来看书,读到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感悟良多。在“父母在不远游”等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徐霞客先生却自小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踏遍祖国大好河山,溯源长江源头,所著《徐霞客游记》至今影响巨大。可见,徐霞客对人生理想的坚守,拨开了封建迷雾,终见皎皎明月。
时光荏苒,长河悠远,跨越千年坚守的力量,依旧寄存在中国人的心底。仍记新中国成立前的血雨腥风,无数革命者投身解放事业,前仆后继,不屈不挠,探索救国良方。君可见延安路上鲜花怒放,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了它;君可见中国国防赶超领先,是科研者忘却名利,在大漠深处埋头苦干;君可见百姓生活富足安康,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们日以继夜,艰辛奋斗而来……一切都源自对国家的坚守,是心底爱国情感的强烈迸发。可见,中国人民拨开了前进道路上的云雾,创造了太平盛世的繁荣。
如今,在和平时代,作为一位平凡的工人,坚守的神圣便在于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认真完成每一份工作。例如,我们缫丝生产一线的挡车工。去年秋季,因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蚕茧质量下滑严重,特别是耿棚秋茧,给缫丝挡车工带来了超负荷的劳动强度。由于吊蛹严重,每粒茧都需要用手来去掐蛹,否则就很难保证绪头的运转率。没办法,领导只能安排一个车间生产,另外三个车间抽调人员来支援,让每个人看四十绪,这样才勉强保证车间正常生产。
在生产期间,挡车工们在修绪头时,还要眼观六路,手不停地掐蛹。在操作上要“三快”,即眼、手、脚都要快,而且要准,挡车工都希望自己能长出三头六臂来。一个班下来,挡车工们不敢有丝毫大意,始终保持着紧绷的工作状态。她们尽量不上厕所,如果实在要去,就飞快地跑着来回,因为慢一点,回来都见不到正常运转的绪头了。此外,挡车工们掐蛹的时候,也是伤痕累累,手不仅泡烂了,而且还被回转器、添绪杆打的到处是伤。每到下班后,我看到挡车工们疲惫的身影和满是伤痕的手,心里很不是滋味。就这样,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克服眼前的困难,不喊苦也不怕累,一天天地坚守着,打好这场攻坚战。我明白,这样的坚守不是为了报酬,而是为了对工作的那份挚爱,因为我们都知道只有公司效益提升,员工的生活才能更幸福。
在公司,像缫丝车间这样坚守岗位的员工还有很多。德源系统的机修工兰恒亮师傅带病工作,多少年坚守着自己对公司的那份热爱,用自己的智慧助推公司的发展。还有蚕桑办的同事,每天为了帮助蚕农养好蚕结好茧,背后付出了多少的艰辛。可见,对岗位的坚守,会拨开平凡的云雾,创造出自身的价值。
作为中华儿女,“坚守”这个优良的品质已融入我们每一个人的骨血之中。相信只要用心坚守自己的岗位,以严谨踏实的态度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生产任务,必将为公司永续发展贡献出光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