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告
关于征集短视频的通知
热烈祝贺公司董事长马品德当选阜阳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理事会会长 常务副总经理葛炯当选为秘书长
热烈祝贺周炎总经理当选安徽省茧丝绸行业协会副会长!
更多》
集团体系
销售平台
职工生活

油茧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的探讨

文章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492

李开典/副经理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一年一季的秋茧收烘就要开始了。我们公司曾因油茧(或内印茧)的原因导致绸面油污丝多而遭客户投诉,下面就油茧产生的原因及防止方法作以探讨。

所谓油茧就是茧层受蛹油污染的蚕茧。茧层受蛹油污染后,对茧质影响很大,油茧的解舒比正常茧要降低20%左右。此外,油茧对生丝的色泽、净度以及有绪率和索绪效率都有影响。对整批茧而言,会降低上车茧率。油茧、内印茧等蚕茧生产的丝则会形成油污丝或夹花丝,这样的原料丝织成绸缎后自然会形成油纬或油经等病疵。所以一定要设法防止油茧或内印的产生。

首先我们分析下油茧(或内印茧)产生的原因。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1、采茧过早

采茧过早一是毛脚茧多,二是蚕刚化蛹,表皮未硬化,遇局部或瞬间高温,蛹体收缩时,部分嫩蛹就在蛹皮的薄脆处或环节处发生破裂致蛹油外渗。

2、鲜茧处理操作粗放  

损伤蛹体,蛹体脂肪侵染茧层。

3、体虚或出血

由于幼虫体质虚弱或受伤,其变态迟缓,甚至不能化蛹,形成内印茧;有的虽然化蛹但蛹皮不能充分硬化,蛹体体壁破损,在干燥过程中,蛹油从破损处溢出,滴入茧壳形成油茧。

4、干燥程度偏老

烘茧偏老就是烘去自由水分后再继续烘去平衡水分,蛹油蒸发而出,污染茧层。

5、半干茧还性过度

如果半干茧还性过度,在多湿的条件下微生物大量繁殖就会使蛹体内脂肪变成脂肪酸和甘油,这些蛹油很容易从环节和肛门处渗出污染茧层。

6、贮茧时间过长

蛹油从内向外渗透有一个过程,油茧渗出的比例会随着干茧贮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上面我们就产生油茧(或内印茧)的原因作了分析,那么如何防止产生油茧(或内印茧)呢?总体来说,应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1、加强蚕茧生产的饲养管理

饲养过程中,特别是五龄期,要注意防止蚕体跌伤、碰伤,造成蚕体体皮破裂。上蔟要适时,一定要先熟先上,后熟后上,切不可在见熟时一齐上,否则会出现蔟中游山蚕,造成大批量茧中化蛹程度老嫩不一。上蔟时要将熟蚕轻捉轻上,不要将熟蚕随便抛掷而使蚕体受伤。

适时采茧,轻采轻放。若采茧过早,蛹体柔嫩容易破损,尤其是毛脚茧,受外力碰撞,极易破损受伤出血,轻者蚕不能蜕皮化蛹,重者死亡,形成死笼茧。装茧容器以箩筐、竹篮为最好,切勿使用塑料袋、蛇皮袋,以免颠簸压挤,致使蛹体窒息、挤伤、出血、死亡。

2、加强收烘管理

1)收购中鲜茧的搬运,做到轻装、少装、轻运。在操作过程中应防止压瘪鲜茧,避免造成内印茧、油茧、血茧;防止茧子受到大的冲击,装篮、倒茧时冲击过大,会造成蛹体破损,尤其是未成熟的嫩蛹茧或毛脚茧,受到冲击后,容易使蛹体或蚕体受损。

2)收烘操作过程中,不论鲜茧收购、运输,还是半干茧堆放、干茧的打包、贮藏这一系列工作,都要以保全茧质为中心,以生产高品质的原料茧为目标。在茧处理全过程中,必须认真做好三轻五拣工作(三轻:运茧轻、倒茧轻、铺茧轻。五拣:鲜茧装篮、铺茧铺格、半干茧装篮、半干茧铺格、干茧出灶时拣出印烂茧)。半干茧还性时间不能过长。要防止二烘后阶段的高温,烘茧的干燥程度不能偏老。

3)干茧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日晒,尤其是雨淋、受潮、吸湿。

以上就油茧(或内印茧)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方法作了简单的探讨,供大家参考,不妥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