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大保/总工办
我上小学的时候,玩耍占用了太多时间,根本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上初中时,我认识了一位学长,他学习刻苦,经常带着我去十里外的镇上购买学习读物,即便回到家已是灯火通明,他依然迫不及待地把买回来的书拿出来仔细阅读。受他的影响,我深刻感受到爱读书的人对知识的渴望,我的学习积极性也逐渐提高。记得一个周末,我和学长一起去看露天电影。生活在农村的我们被《自古英雄出少年》这部影片吸引,影片中的小小少年,经过艰苦磨炼,身怀绝技,完成了一个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在被迫逃离时仍不绝望,想办法求突围,最终寻找到出路……想想对待学习不也是这样,背诵一篇文章,解答一道数学题,虽然有些难度,但只有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记忆中的初中生活恍然而过,此后,我进入高中学习。虽然当时物质条件困难,但受初中老师与学长的鼓励,尤其是在家人的支持下,我才有了上学的机会。记得开学前,家人特意拿出十元钱给我当作路费,这件事我一直心存感激。因此,无论寒暑假或农忙时节,我总是回来与父母一起下地,帮助他们减轻负担。
为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高中的学习更刻苦了。记得数学老师曾经说过:“现在不努力拼一下,以后可能会吃更多的苦。”因为我们全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是从农村出来的,没有再回农村的余地。老师的一席话,激励着大家,最终我们全班取得了不错的高考成绩,我也顺利地考上了大学。
上了大学,经济上也还没有脱离父母,至今总是感觉欠父母很多。所以,大学阶段我除了完成理论学习,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对我未来的职业方向制定了清晰的规划。我希望一毕业就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早日挣钱,替父母减轻生活上的压力。
学习是贯穿一生的,即使工作了也不例外。记得刚开始踏入工作岗位的时候,领导安排什么,我就做什么,没有独立思考,更没有创新的做法。这样的工作方式并不能体现出学习的价值,一段时间我总是在思考:学习是为了什么?为什么而学习?正当我陷入这两个问题的沉思中时,马董事长在培训课堂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的概念,我想这才是最有生命意义的学习。
生成性学习是带有系统性的学习,是需要不断进行创新的学习。通过深度工作或深层次学习能催生转化出新的学习内容,集聚新的学习潜能,能够增强创新学习的能力。
尝试进行生成性学习,就能带着问题去持续产生新的学习想法。“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应该每个人都听过,但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时代发展迅速,信息更新迭代也很快,不学习、不思考很难在工作上立足。因此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