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继彬/剑杆二车间
当你走进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剑杆二车间,就能看到一位40岁左右,中等身材的女子,她白皙透红的脸上时常挂着微笑,她就是多年如一日,扎根在织绸一线的挡车工人——刘艳。

2018年,在外地打工的刘艳(在外地的纺织厂里,她开的是棉纺织机)经别人介绍来到安徽京九丝绸股份公司剑杆二车间工作。来之后,她发现公司环境优美、技术先进,不仅薪水高、待遇好,还提供食宿,立刻就喜欢上了这里。每天下班后,还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她感到非常满意,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织绸的技术学好,早日融入到这个集体中。
棉织和丝织虽然大同小异 ,但实质上差别很大。丝织对质量要求特别高,拆纬补档全部是用电脑显示仪进行操作,这对勉强会写自己名字的刘艳来说,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刘艳没有退缩,她明白“笨鸟先飞,勤能补拙”的道理,遇到自己弄不明白的难题,不论是挡车工,还是机修工,一有机会就跟在他们的后面,不停地请教,直到弄明白为止。在学习拆纬补档操作时,她把电脑显示的数据都依葫芦画瓢地写在纸上,并注明相应的意思,以免出现差错。她不仅上班的时候苦练技术,下班后还会将几根废丝带回家练习打结等基本操作。

由于她的勤奋好学,处理问题又知道轻重缓急,挡车技术提升得特别快,逐渐就能独立开两台车、三台车,学员期未满,她挡四台车就已经得心应手了。现在,她每月的产质量在车间总是名列前茅,每当别人向她讨教成功的秘诀时,她经常说:“要想搞好绸缎质量,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巡回再巡回,认真再认真!”在刘艳身上,你能看到她织出高品质绸缎时的喜悦,更能看到她为公司发展做出贡献而表现出来的自豪感。
刘艳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以超人的毅力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遇到挫折不急不躁,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工作中。她以实际行动赢得了车间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赞誉。
记得有一次上夜班,她拖着疲倦的身体走上了工作岗位。大家都忙于工作也没有注意,直到凌晨两点多的时候,才发现她脸色苍白,夜班餐也没有吃,周围同事就问她是怎么回事,她不好意思地说:“由于严重感冒,晚上挂完吊水后没有时间休息,就直接来上班了。”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向车间请假休息呢?”她说:“我知道车间人手不够,请假的话,我的机台就得停车,我不想因为个人的原因而耽误班组的工作。”听完这些,大家都被她敬业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

就是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为了公司的发展不知疲倦、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从不喊苦叫累。其实,在我们公司,像刘艳这样优秀的员工还有很多。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做到位,我们企业就一定会越来越美好,我们前行的道路也一定会越走越宽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