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晓炜/编辑室
春是一个温暖美好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的都是万物复苏的气息。一声莺啼,一树嫣红,舒展着这个季节的明媚与繁华,许多温暖的希冀亦缤纷绽放。一切景物都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一如我们此刻沐浴在这别开生面的培训课堂里。
3月26日、4月2日、4月4日,公司新年的培训工作在马总经理三场精彩而深刻的讲课中全面启动。为时三个下午的培训学习,马总将自己经年的管理历练与智慧沉淀用文字与图表显性地归纳总结在我们眼前,正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有道是诗乐言志,琴墨寄性,马总在讲课中以哲人般的智慧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探视着管理的“道”与“境界”。
管理是有“道”的,管理是有“境界”的。
所谓的“道”,最早从老子的《道德经》里论述为制度、规律。据说法国以前有一位皇子,询问重农学派的代表奎奈:“如果你来管理这个国家,你会做什么?”奎奈答道:“什么也不做。”皇子又问:“那谁来管理这个国家呢?”奎奈回答:“规则。”对于规则,可以理解为系统化、程序、制度、构架等等。万科的董事长王石在业界的洒脱是有名的,常有他的登山、跳伞之类的新闻出现,可企业运转正常,依旧领跑行业,因为规则在他的企业里已固化成一种文化的气场。
可见管理自然是有高下之分、云泥之别的,因为其中的“道”不同,所以管理才千差万别。如何才能修炼并悟出管理的个中之“道”,使之适合本企业得以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这就是马总在讲课中提到,同时也是他打拼多年悟出的“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虽是清末大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谈到的治学经验,但无不曲径通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凡古今之成大学问、大事业者,必经过此三种境界是也。
第一境界是说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应该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望尽天涯路”,可是路在何方?独上高楼眺望所见的只是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何处是归程?做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应该怀抱远大志向,以相应的高度鸟瞰本行业,用毕生的精力准备去奋斗不息,努力向着“登高望远眺,极目楚天舒”的目标前进。但是“昨夜西风凋碧树”,困惑与迷茫重重叠叠,彷徨的心无所适从。京九丝绸从旧的丝绸总厂破产的废墟中成立时,一个烂摊子,钱从哪里来?路往何处走?市场又从哪里去打捞?重重困难高耸如山在当时临危受命的马总面前。风高浪大中他赤膊上阵,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带领领导班子与员工奋发图强,披荆斩棘。承受着别人不能承受的痛苦,耐住别人不能耐住的寂寞,处理别人不能处理的难事,遇百折而不挠,虽千挫而愈勇。终于,拨开重重云雾见日月,让旁人所有的担心都变成了赞叹,让他人所有的猜测都变成了敬佩。京九丝绸历尽种种艰辛完成了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过程,脱胎换骨、破茧成蝶的光芒四射在江淮大地上。当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整个丝绸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洗礼时,京九丝绸的潜力与竞争力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并以此为契机加快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步伐。以马总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也变得更加自信、成熟和理性,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员工队伍获得了丰厚的历练与成长。经过十三年的风雨历程,京九丝绸现已是国内专业从事蚕茧生产加工、桑蚕生丝、丝绸面料、服装服饰、真丝家纺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丝绸产品国际国内贸易和科研开发于一身的现代化丝绸企业集团,综合实力在国内丝绸行业竞争十强中位列第四。
罗马并非一日造成,成功亦非一蹴而就。成功的桂冠从来都是荆棘编织而成的,这成绩的背后“谁解其中味”?正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道是“人间正道是沧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历得一番彻骨寒后,才能充分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意,才能深刻品味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也才能有明察秋毫、豁然领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酣畅淋漓。那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水到渠成让人忘却所有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只是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都能领略得到的。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以坚定不移的韧劲和顽强的执着,“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反复追寻、穷尽智谋,下足功夫,才会豁然贯通,才有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实现。
马总讲的虽是管理,又何尝不是人生的真谛?人的一生中,也是应该有自己的方向的,然后穷尽自己的智能去为之奋斗、拼搏。只要你敢“独上高楼”,只要你肯“衣带渐宽”执着不悔,就一定能有所收获,至少你在不断的追求中收获着许许多多的感悟。用时下一句给力的话就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历)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点,名师指点不如自己感悟。感悟让你的人生充满厚重感,感悟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如此也就不枉这人生路上走了一遭。
|